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时评:李克强总理如何向改革要动力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大  字体:   发布时间:2014-04-15 10:20:15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人民网记者 于凯 摄)

 李克强总理任内第二场记者会,毫无疑问,内容聚焦在改革上。

“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

“我们更注重数字增长背后的民生和就业。”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

“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不能让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

对于记者的提问,总理的回答坦诚真率,睿智幽默,对敏感问题正面回应,对民生关切直言不讳,充分表明他铁腕改革的决心和民族复兴的雄心。

回顾这一年改革的历程,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推进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落在新总理上的担子并不轻。

2013年是他履职共和国总理的第一年。炯炯有神的目光,殷切坚毅的表情,常用大白话表达深刻的道理,这是中国总理留给世界的印象。

在2014年初给达沃斯经济年会的一份书面致辞中,李克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在这份致辞中,他对自己2013年的经济工作总结成九个字“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和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

梳理2013年下半年李克强出访中亚、中东欧等地的讲话可以发现,他在反复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宏观调控不会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

2013年9月,在大连达沃斯论坛发表讲话时,李克强详细阐述了政策选择,“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

2013年6月底,外资机构巴克莱资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责任编辑:李俊